5月24日,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,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介紹,目前,我國已建成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,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。如何有效促進高質量就業、推動職業教育更好發展?5月25日,煙臺科技學院黨委書記、校長馬紅坤接受了新華社旗下上海證券報·中國證券網記者的采訪。
視頻截圖
馬紅坤表示,深化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,推動形成多元辦學格局,要落實“職教法”對企業辦學的政策導向,推動企業辦學所有權和管理權的有機統一。要落實學校的屬性、財政投入、師資建設等規定,建立產教融合政策執行落地情況的監測機制,充分調動企業和學校的積極性。
馬紅坤指出,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,職業教育辦學成本是普通教育的三倍左右,要真正辦好職業教育,要建立健全政府、行業、企業,以及社會力量多元投入機制,加快改善職業院校的辦學條件,進一步落實生均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的要求。
馬紅坤認為,加快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步伐,首先要為職業院校畢業生營造公平就業的制度環境,防止和糾正就業歧視;其次,要建立企業技能技術人才相應的支持政策及特殊獎勵。
(掃描二維碼查看原視頻)
編輯 楊浩
編審 王曉超